博時國際科創50及創業板指數點評 (20221121-20221125):指數已具備較多的偏底部特征
Author: Bosera Date: 28/11/2022
中国宏观经济
内部环境方面,国内市场的主要驱动来自新增散发疫情情况、地产以及一般经济的恢复情况。全国单日新增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连续数日维持高位,全国经济活动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但抑制程度弱于4月。三十大城市成交情况无明显变化。疫情管控政策会伴随病毒的变化、疫苗接种和特效药、医药资源的储备和各地精准防控实践的逐渐优化而做出渐进调整。受疫情影响10月工业生产、消费多数品类均走弱;房地产销售面积也较9月有所走弱,新开工、购地面积略有改善,但可持续性仍维系在销售上,不确定性仍然较大。
外部环境方面,主要驱动来自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预期和增长预期走势。其中,货币政策预期是全球主要大类资产的关键推动因素之一,俄乌冲突对海外市场影响相对不大。美国中期选举几成定局,共和党以小幅优势重新掌控众议院,民主党以微弱优势继续掌控参议院,形成“分裂国会”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拜登政府的财政刺激计划;流动性方面,美联储多位官员的鹰派言论再度拉升市场紧缩预期,今年末明年初高通胀引发的紧缩预期变化仍将带来海外市场波动。
过去一周,通胀和货币政策预期整体震荡,美元指数小幅上涨,美股微跌,原油价格明显下降。
中国市场回顾
上周,在内外部因素影响下,表征市场走势的指数整体震荡微升,延续反弹趋势;市场成交有所回升,日均成交额接近万亿元水平;北向资金连续5日实现净流入,全周净流入323亿元,单周净流入规模为今年次高。
风格方面,市场风格整体相对均衡,成长风格内部有所分化,沪深300上涨0.35%,创业板指下跌0.65%,科创50上涨0.85%。
数据来源:彭博,截止2022年11月18日
指数回顾及展望
1、指数回顾
科创50
上周,科创50指数单周上涨0.85%,周五收盘报1,031.99点;指数PE目前为40.46倍,大幅低于PE中位数66.65,处于历史9.31%分位点。
行业表现方面,其覆盖的5个行业板块中,有2个行业板块上涨,有3个行业板块下跌。其中,医疗保健、信息技术板块涨幅居前,工业、原材料跌幅居前;信息技术、医疗保健板块的指数涨幅贡献居前,工业、原材料板块的指数跌幅贡献居前。
数据来源:彭博,指数全收益数据,截止2022年11月18日
个股表现方面,君实生物(创新生物制药)涨幅贡献最大;天合光能(光伏概念)跌幅贡献最大。
创业板指
上周,创业板指单周下跌0.65%,周五收盘报2,389.76点(创业板港币指数单周下跌1.34%,周五收盘报2,298.84点);指数PE目前为39.51,低于PE中位数52.97,处于历史17.63%分位点。
行业表现方面,其覆盖的8个行业板块中,有5个行业板块上涨,有3个行业板块下跌。其中,通讯服务、医疗保健板块涨幅居前,工业、原材料跌幅居前;医疗保健、信息技术板块的指数涨幅贡献居前,工业、原材料板块的指数跌幅贡献居前。
数据来源:彭博,指数全收益数据,截止2022年11月18日
个股表现方面,迈瑞医疗(高科技医疗器械)涨幅贡献最大;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跌幅贡献最大。
2、指数展望
近期在内部防控政策重磅调整、房地产政策边际进一步改善,外部通胀超预期回落、美债收益率加速下行的背景下,中国A股面临的利空接连落地。内外部阶段性因素扰动下不排除市场短期走势可能有所反复,不过市场成交已逐步恢复,投资者短线情绪有所修复。
中长期来看,考虑指数经历持续回调后,市场已经对负面因素有较多的反应,整体估值重新回到历史相对低位水平,再度具备一定的中期配置价值,对市场中期走势不必过度悲观。尽管政策向经济的传导以及经济改善成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政策变化的信号意义值得重视,市场前期已具备较多的偏底部特征,预期好转的关键在于基本面的修复力度。
根据全球政策周期、增长修复及通胀形势进展关注成长风格。符合中国中长期发展趋势、代表中国竞争力的制造成长板块,包括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景气程度仍高且有政策支持。
-------------------------------------------
指數提供者免責聲明
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委托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中證”)管理,其所有權歸屬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及/或中證對於標的指數的即時性、準確性、完整性和特殊目的的適用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擔保,不因標的指數的任何延遲丶缺失或錯誤對任何人承擔責任(無論是否存在過失)。上海證券交易所及/或中證對於跟蹤標的指數的基金不作任何擔保、背書、銷售或推廣,上海證券交易所及/或中證不承擔與此相關的任何責任。
創業板指數由深圳證券交易所委托並授權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深證信息”)編制、維護及營運。深圳交易所指數部門定期檢視成份股的代表性,並根據檢審查結果決定是否對成份股作出變動。指數為深圳證券交易所擁有的資產。深圳證券交易所及深交所獨立於基金經理。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業績不代表將來表現。投資產品價格及其收益可升可跌,並不能保證未來業績及資本值。投資者不應僅依賴本數據作出投資決定。投資價值亦可能受到匯率影響。投資者應諮詢專業意見。本資料僅供參考用途,並不構成買賣任何投資產品的招攬或承諾。博時基金(國際)有限公司(“博時國際”)在製作本資料時,相信獲得數據源是準確、完整及合適。但博時國際並不為本資料所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保證。博時國際並不負上任何使用本資料時所引致的法律負任。本數據可能含有“前瞻性”信息而不純綷是曆史性的。這些信息可能包括預測、預報、收益或回報估計及可能的投資組合構成。本數據並不構成對未來事件的預估、研究或投資建議、也不應被視為購買、出售任何證券或采用任何投資策略的建議。本資料所表達之意見僅反映博時國際於編製材料當日的判斷,並可隨時因隨後情況變化而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本資料並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閱。發布人:博時國際。未經博時國際同意,不得複印、分發或複製本文內之任何資料或任何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