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國際科創50及創業板指數點評 (20221212-20221216):穩增長預期逐步強化托底市場
Author: Bosera Date: 19/12/2022
中國宏觀經濟
內部環境方面,國內市場的主要驅動來自疫情政策、地產以及一般經濟的恢復情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預計2023年增長目標在5%左右,赤字率、專項債額度均會上升,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繼續使用,貨幣政策基調不變。會議要求從穩定市場信心入手,統籌做好重點工作:居住、新能源車、養老等消費是擴大內需的重中之重;產業政策圍繞二十大要求,著力提升供應鏈韌性和安全;堅定「兩個毫不動搖」,加大開放力度;著力保交樓、促融資、穩主體、穩信心,堅決防範和化解房地產等領域的經濟金融風險。
外部環境方面,主要驅動來自主要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預期和增長預期走勢。其中,貨幣政策預期是全球主要大類資產的關鍵推動因素之一,俄烏沖突對海外市場影響相對不大。美國11月CPI數據低於預期進一步確認了通脹的拐點,12月FOMC美聯儲加息步伐開始放緩,但仍釋放相對偏鷹派信號,指引加息終點為23Q1末的5.25%,預期搶跑下短期估值再提振空間有限。11月製造業PMI、零售等數據疲弱使得增長擔憂加劇,綜合各類經濟金融指標,美國衰退或將於23Q1~Q2到來。
過去一周,貨幣緊縮預期變化不大,增長預期有所減弱,美元指數持平,黃金小幅下跌,美股下跌。部分受供給因素幹擾,原油價格有所上漲,LME銅、鋁下跌。
中國市場回顧
上周,在內外部因素影響下,表征市場走勢的指數整體小幅回調,上證指數結束六周連陽;市場成交有所降溫,日均成交額回落至8100億左右;北向資金整體保持凈流入狀態,全周凈流入57億左右。
風格方面,大盤風格相對跑贏,滬深300下跌1.10%,創業板指下跌1.94%,科創50下跌2.33%。
數據來源:彭博,截止2022年12月16日
指數回顧及展望
1、指數回顧
科創50
上周,科創50指數單周下跌2.33%,周五收盤報978.36點;指數PE目前為41.81倍,大幅低於PE中位數65.3,處於歷史16.30%分位點。
行業表現方面,其覆蓋的5個行業板塊中,有1個行業板塊上漲,有4個行業板塊下跌。其中,可選消費板塊漲幅居前,工業、原材料板塊跌幅居前;可選消費板塊的指數漲幅貢獻居前,工業、信息技術板塊的指數跌幅貢獻居前。
數據來源:彭博,指數全收益數據,截止2022年12月16日
個股表現方面,君實生物(創新生物製藥)漲幅貢獻最大;派能科技(家用儲能)跌幅貢獻最大。
創業板指
上周,創業板指單周下跌1.94%,周五收盤報2,373.82點(創業板港幣指數單周下跌2.40%,周五收盤報2,321.92點);指數PE目前為39.3,低於PE中位數52.82,處於歷史17.45%分位點。
行業表現方面,其覆蓋的8個行業板塊中,有3個行業板塊上漲,有5個行業板塊下跌。其中,必需消費、可選消費板塊漲幅居前,原材料、金融板塊跌幅居前;必需消費、可選消費板塊的指數漲幅貢獻居前,工業、原材料板塊的指數跌幅貢獻居前。
數據來源:彭博,指數全收益數據,截止2022年12月16日
個股表現方面,溫氏股份(畜禽養殖龍頭)漲幅貢獻最大;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跌幅貢獻最大。
2、指數展望
近期市場在經歷連續反彈後情緒有所降溫,一方面為經歷連續反彈後存在一定短線獲利了結壓力;另一方面市場擔憂消費和生產等經濟數據可能因疫情流行導致階段性仍相對較弱。當前隨著疫情政策快速放開,短期面臨的是疫情擴散所導致的經濟短暫不確定風險,市場可能面臨一定壓力,但隨著穩增長預期的逐步強化、宏觀流動性穩定、微觀流動性邊際修復,市場下行有底,機會大於風險,回調是布局良機。短期緊跟政策邊際變化的節奏,密切關註疫情的進展和疫情下的經濟修復。
中長期來看,市場前期已具備較多的偏底部特征,整體估值重新回到歷史相對低位水平,再度具備一定的中期配置價值,對市場中期走勢不必過度悲觀。盡管政策向經濟的傳導以及經濟改善成效仍有待進一步觀察,但考慮到疫情防控、房地產等領域的支持政策不斷加碼,年底對政策穩增長的預期也在持續強化,有助於改善投資者對於中期經濟基本面逐步修復的預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增長的決心更強,2023年穩增長再度升溫,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將有力推動經濟修復,穩增長的大方向下市場向上的趨勢不變。
根據全球政策周期、增長修復及通脹形勢進展關註成長風格。符合中國中長期發展趨勢、代表中國競爭力的製造成長板塊,包括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導體等,景氣程度仍高且有政策支持。
-------------------------------------------
指數提供者免責聲明
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委托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中證”)管理,其所有權歸屬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及/或中證對於標的指數的即時性、準確性、完整性和特殊目的的適用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擔保,不因標的指數的任何延遲丶缺失或錯誤對任何人承擔責任(無論是否存在過失)。上海證券交易所及/或中證對於跟蹤標的指數的基金不作任何擔保、背書、銷售或推廣,上海證券交易所及/或中證不承擔與此相關的任何責任。
創業板指數由深圳證券交易所委托並授權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深證信息”)編制、維護及營運。深圳交易所指數部門定期檢視成份股的代表性,並根據檢審查結果決定是否對成份股作出變動。指數為深圳證券交易所擁有的資產。深圳證券交易所及深交所獨立於基金經理。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業績不代表將來表現。投資產品價格及其收益可升可跌,並不能保證未來業績及資本值。投資者不應僅依賴本數據作出投資決定。投資價值亦可能受到匯率影響。投資者應諮詢專業意見。本資料僅供參考用途,並不構成買賣任何投資產品的招攬或承諾。博時基金(國際)有限公司(“博時國際”)在製作本資料時,相信獲得數據源是準確、完整及合適。但博時國際並不為本資料所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保證。博時國際並不負上任何使用本資料時所引致的法律負任。本數據可能含有“前瞻性”信息而不純綷是曆史性的。這些信息可能包括預測、預報、收益或回報估計及可能的投資組合構成。本數據並不構成對未來事件的預估、研究或投資建議、也不應被視為購買、出售任何證券或采用任何投資策略的建議。本資料所表達之意見僅反映博時國際於編製材料當日的判斷,並可隨時因隨後情況變化而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本資料並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閱。發布人:博時國際。未經博時國際同意,不得複印、分發或複製本文內之任何資料或任何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