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以太幣美國國債貨幣市場

博時海外債周評|美國4月CPI數據低於預期,債務上限引發關注(第20230517期)

作者: Bosera     日期: 18/05/2023

本期焦點

1.    上週三,美國勞工統計局發佈的4月CPI數據顯示,美國4月CPI同比上升4.9%,較前值5%有所下降,低於預期5%,是自2021年4月以來最低同比漲幅。

2.    美國債務上限依然引發關注,耶倫早前曾告知國會與公衆,美國財政部將於6月初用盡所有現金,如果國會在6月初前未能採取行動提高或暫停債務上限,財政部可能無法履行政府的所有義務。3.    上週,隨着香港金管局意圖縮小當地借貸成本與美國借貸成本的差距而收緊流動性,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利率躍升至2007年以來的新高。隔夜Hibor上行102bp,1個月Hibor上行68bp,2個月Hibor上行55bp。

4.    雖然上週通脹數據低於預期,但由於受週五通脹預期數據影響,美債利率有小幅度抬升;權益市場除日本外也整體呈現跌勢;外匯方面,美元指數上行。

5.    大宗商品方面,有色金屬價格下行較大。

6.    上週,中資美元債累計淨髮行持續下降,高收益美元債或受經濟數據影響有所下跌,投資級美元債相對穩定。



市場動態

上週三,美國勞工統計局發佈的4月CPI數據顯示,美國4月CPI同比上升4.9%,較前值5%有所下降,低於預期5%,是自2021年4月以來最低同比漲幅。排除價格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後,核心CPI同比上升5.5%, 較前值5.6% 小幅下降,與預期持平。剔除住房的核心服務通脹(“超級核心通脹”)4月同比增速下降至5.16%,爲22年5月至今最低。4月CPI數據發佈後,交易員進一步減小對6月加息的押注;在數據公佈後,CME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美聯儲6月加息25bp的概率從20.1%下降至12.6%,而利率維持不變的概率從79.9%上升至87.4%。從CPI數據來看,美聯儲的貨幣緊縮政策已取得預期效果;疊加銀行業風險與信貸緊縮等因素,美聯儲6月加息的概率持續降低。然而,5月密歇根大學顯示市場5年期通脹預期指數達3.2%創2011年以來新高。 臨近週末美聯儲官員再度放鷹,美聯儲理事巴爾金表示通脹依然較高、加息可能尚未結束。緊縮預期回升背景下,美債利率回升。


美國債務上限依然引發關注,耶倫早前曾告知國會與公衆,美國財政部將於6月初用盡所有現金,如果國會在6月初前未能採取行動提高或暫停債務上限,財政部可能無法履行政府的所有義務。兩黨之間就債務上限的談判原定於本週五,現已推遲到下週二下午舉行。拜登對談判保持樂觀態度,他認爲雙方都希望達成協議解決債務危機。 上週,隨着香港金管局意圖縮小當地借貸成本與美國借貸成本的差距而收緊流動性,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利率躍升至2007年以來的新高。此前,由於美國借貸成本超過香港同類利率,造成許多機構以低價借入港元但投資於收益較高的美元。這種交易策略造成了港元兌美元處於弱方兌換水平,隨後香港金管局對銀行同業流動性進行了干預,香港銀行間結餘顯著下降。上週,隔夜Hibor上行102bp,1個月Hibor上行68bp,2個月Hibor上行55bp。 雖然上週通脹數據低於預期,但由於受週五通脹預期數據影響,美債利率有小幅度抬升;全周來看,2年期美債利率上行7bp至3.99%,10年期美債利率上行3bp至3.46%。信用市場整體下行,美國信用市場則小幅度下行,彭博巴克萊美國投資級債券指數下跌0.18%,彭博巴克萊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下跌0.05%。權益市場除日本外也整體呈現跌勢,MSCI全球指數下跌0.45%,美股標普500指數下跌0.29%。外匯方面,美元指數上行1.45%至102.68,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上週保持在6.9以上。大宗商品方面,有色金屬價格下行較大,其中鋁價下降4.11%,銅價下降3.94%。 


上週,中資美元債累計淨髮行持續下降,高收益美元債或受經濟數據影響有所下跌,投資級美元債相對穩定。指數表現來看:彭博巴克萊亞洲信用指數全週迴報爲-0.18%,彭博巴克萊亞洲投資級債券指數回報爲0.00%,彭博巴克萊亞洲高收益級債券指數回報爲-1.17%。彭博巴克萊中資美元債指數全週迴報爲-0.33%,彭博巴克萊中資美元債投資級債券指數回報爲-0.03%,彭博巴克萊中資美元債高收益級債券指數回報爲-2.05%。

png

數據來源:彭博 數據截至:2023-05-12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業績不代表將來表現。投資產品價格及其收益可升可跌,並不能保證未來業績及資本值。投資者不應僅依賴本資料作出投資決定。投資價值亦可能受到匯率影響。投資者應諮詢專業意見。本資料僅供參考用途,並不構成買賣任何投資產品的招攬或承諾。博時基金(國際)有限公司(「博時國際」)在製作本資料時,相信獲得數據源是準確、完整及合適。但博時國際並不爲本資料所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保證。博時國際並不負上任何使用本資料時所引致的法律負任。本資料可能含有「前瞻性」信息而不純綷是歷史性的。這些信息可能包括預測、預報、收益或回報估計及可能的投資組合構成。本資料並不構成對未來事件的預估、研究或投資建議、也不應被視爲購買、出售任何證券或採用任何投資策略的建議。本資料所表達之意見僅反映博時國際於編製材料當日的判斷,並可隨時因隨後情況變化而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本資料並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閱。發佈人:博時國際。未經博時國際同意,不得複印、分發或複製本文內之任何資料或任何部份。

欲進一步了解我們的基金產品
請致電或發送電郵至博時國際專線

  • (852)2537 6658
  • HKSales@bosera.com
  • 香港中環康樂廣場1號怡和大廈4109室